欢迎访问安徽省荣军医院网站!

应对压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疫情下来自医生的建议

浏览次数:3444 编辑: 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07-28 字体大小:

疫情封控中我们有时会听说有人情绪波动或者崩溃了等等,看起来好像就他应对压力能力差,事实上即使对于我们专业的医护人员来说,面对新冠疫情这样的压力时仍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情绪、行为的反应。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应对这样的压力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问:当出现了一些情绪反应问题,需不需要专业人士心理辅导呢?

答:对整个人群来说,只有少部分人真的需要做专业的心理辅导。目前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我相信只要现在告诉你疫情结束了,小区封控解除了,可以自由出行了,绝大部分人马上就可以放松下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回到疫情之前的心身平衡状态,而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需要我们的帮助,这部分人可能原本就有应对压力方面的一些困难或者原本就有高焦虑素质。这次疫情之下加重了他的心理压力,导致超过了他的心理免疫能力而变成了一种心理障碍。调查发现,面对大的社会性灾难时,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感到心理压力,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其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够通过积极的自我调适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恢复,大概三分之一的人的心理问题会持续存在,甚至发展成较为严重的精神障碍。也就是说,在全人群中,最终有10%左右的人需要进一步更专业的帮助。

 

 

问:我会不会是这小部分人群呢?

答:不要觉得你肯定不是那一小部分,首先你对自己的心身状态有充分的了解吗?有人可能说我很清楚我的心理状况是什么样子,我很清楚当我面临压力的时候我会出现什么躯体及心理的反应。其实每个人对自己的了解可能都不全面,在压力情境下,对自己的了解可以先从自己的心理韧性开始,何为个人的心理韧性?它与一个人心理承受力与抗压性,以及压力过后恢复到正常心态的能力有关。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心理免疫力”,它既取决于先天因素,也受后天环境影响;个体的心理免疫力主要和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一是个性特质。这主要源自遗传,一般来说,脾气好、易相处、伙伴多、有幽默感、能共情、情绪自控力强的人,心理免疫力更强。     二是家庭环境。包括家庭成员能否和谐相处、互相支撑,家庭内部是不是有规则感和良好的习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家里面要“有规矩”。以孩子为例,在一个比较有规矩的家庭里,当孩子明确地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时,内心会有方向感和稳定感,面对突发变故时不容易慌。这样的家庭成员才更有可能遵守各项防疫规定、认真做好个人防护,有助于在内心构建起一种托底感。

三是认知模式。是指一个人怎样看待自己,怎样看待外界事物。比如有的人一遇到不顺心的事,不是自责,就是责备他人,这就是一种有偏差的认知模式。而有的人则能够较为理性地从多个角度去看待事物。在当下因为疫情而建立起来的微信群里,很多人自由发言,很容易可以看出某些人的认知模式:积极出谋划策的,互帮互助的,牢骚满天的,怨天尤人的……

四是人际交往及社会支持网络。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夯实,当遇到困境与压力时,往往心里就越有底。社会支持网络不仅包括个人的朋友圈,也包括一个人所身处的社会网络。譬如我们这些被封控在医院的,医院领导给我们想尽办法采购食材及水果,保证丰富的饮食,工作间隙,与三两同事一起打球,打牌,散步,发个朋友圈,引来亲友同学们的问候及点赞等等。这都构建了我们的支持网络。

五是自主的积极的采取各种调试方式行动以保持有活力的状态,如不因恐慌会吃不上饭而过饱过饥,依然维持相对健康的饮食,积极参与运动锻炼,如keep、刘畊宏直播间、瑜伽网络课等,也可以参加团体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我的做法之一是当隔离在医院,孩子自己在家,在医院的我就请她每早叫醒我一起跟练瑜伽课,孩子不仅有了规则的运动,独居生活也保持了一定的生物节律性,并且她自身也收获了成就感。

六是人生观与世界观。一个能够自我控制、对未来抱有理性期待、有精神信仰、对所经历的创伤能赋予积极意义的人,往往心理免疫力比较强。

遗传很难改变,而认知模式、人际交往、人生观世界观等则是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训练得到提升的。这就如同锻炼身体一样,一个人的心理韧性也需要持之以恒地磨炼。当疫情这样的压力降临时,我们要思考之前我们面对压力曾经有过哪些有效的应对,目前还可以发展哪些应对措施,手边又有哪些有利资源。很多女同事在一起讨论,以为自己的老公不会下厨房,孩子只会点外卖,但是当她们在医院回不去时,居家的他们也能够解锁不少厨房新技能,这或许是疫情带来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吧。

未来有很多事无法预测,我们能做的就是活在当下,全神贯注,力所能及地做好自己正在做的事,哪怕是最简单的吃饭、睡觉,这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也是增强心理免疫力的一种训练方法。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应对压力的方法,但是一旦你扛不住了,还请记得,可以拨打我们的心理热线0552-8052170。

 

                                                                                                                                                                   (翟长平、刘丽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